Tuesday, January 6, 2015

[ 投資 Investment ] 題材投資策略 The Investment Strategy of Theme







題 材 投 資 策 略
The Investment Strategy of Theme



透過利用當下股市中最為熱門之新聞或者相關消息等,判斷可能會影響漲跌的個股。由於股市中散戶,或即使是大戶來說,也都有追逐市場中熱門股票的時候,因為相關性的原因,會使得這些股票具有造市作用,交易量以及成交量等也會較平常時候與一般個股相對來的多,進而推升或者推降股價的上漲與下跌,達到有效率的投資,需藉由準確的判斷,方能使策略成功。

- 何謂題材 -
    題材的定義為當下最絕對具有在新聞面上或者未來趨勢中,以及與相關利多、利空消息,不論是自有公司面,亦或是具有連動性的公司所產生出的相關題材。
    題材能使相關的類股或個股公司面產生相對應的市場動力,有可能是正面的漲勢或者是對公司具有負面影響的下跌消息。目前對策略的運用之上,首先須針對於個股公司具有上漲動力的題材。

- 類似範例分析 -
     首先題材可區分為幾個大項目,分類項次如下
01、類股題材
以大方向的相關類股或者類別來區分題材,例如電子業、傳產業,但是如果傳統的類股分類來區分題材可能還太過於太大,故必須再將其縮編成更小範圍的類別,例如晶圓頁,醫療電子業,雲端伺服器類等。
    能將類別分至越小越好,如能將單一類別分成小類別內只有10檔以下個股在列,又或者越少越好,則越能凸顯出子類別內的鑑別度,題材的影響性也越能擴大。
More Information:大型題材、政策影響。

02.聯盟公司
    所謂的聯盟公司有兩種意思,一為上下游公司關係,二為子母公司關係。上下游公司關係可能是在於最後的銷售或者終端公司,或者是幫其代工的公司等接算是範圍之內,常耳聞的就是「蘋果供應鏈」或者是啟蒙本策略的美國TESLA電動車公司,與其面板供應商,臺灣公司「F-貿聯」之間的連結關係,根據終端公司的銷售、市場影響,以及躍上新聞版面的頻率等因素,進階使得這些隱身其後的供應公司獲得相對應的話題成長性。
    子母公司之間的關係就是由一家大型母公司,藉由各種手段,或者不同目的,例如業務擴展,或者成立一條龍的供應鏈公司等所設置成立的子公司,而此類別的題材性是來自於母公司的強大利多所提供,進而推動直屬子公司的股價漲跌關係,常見的例子如鴻海集團、台塑集團等,當這些個股的母公司釋放出利多或者利空消息,通常個股都會隨之變動。

※ 類股題材 VS 聯盟公司
    其實在兩種類別的比較之下,可以發現在某些狀況之下不同的類別具有不同的優勢,也僅適用於某些情況之下,以類股題材為例,通常在世代交替、科技產品汰換,或者是政府政策題材影響,如前些時候奢侈稅打壓到許多營建業與房仲業,或者政府願意出資協助某一產業,當這些消息發布之後都會使得開類股題材上揚,且成交量也隨之鉅增。
    而聯盟公司的優勢則是在於母公司的母雞帶小雞策略,只要母公司的營運狀況夠強大,常常上新聞版面,就能促使供應鏈內的公司不斷具有成長性,尤其是國外大型公司的影響,又能使台灣個股公司具有讓投資者盲目追寵的特性。

03.新聞題材
    當電視媒體不斷追捧某一類別的題材之時,有時是有可能在促進另一個市場的形成,以去年的食用油事件來說,大統沙拉油的事件讓許多傳產食品股傷的非常重,因為新聞媒體炒作力量的影響,使得市場得以建立,或者是近期的餐飲類事件,當鼎王的火鍋出現問題時,許多餐飲業也人人自危,迫使這些題材的個股也可能有所影響,造成股價的上漲或下跌
    以新聞題材的強度來說,炒作的時間點通常只有短線上的動能,僅可能維持在12個月的期間,而以強度來看的話,通常會發生此種條件(題材)的原因皆是在公司個體經營上有所問題,如胖達人的偽天然事件使基因國際股價一跌不振,或是日月光工廠私排汙水事件,經過媒體的瘋狂採訪與報導後,都只能讓這間公司從此走入中落的影響。

※ 投資步驟與實際運用(實戰)
    在運用此策略時,有幾個投資步驟可參照。

一、挑選題材與個股
    第一,發現題材時,建議從上述所提到的大題材挑選法則去發現題材,進而發現個股,最佳的情況是能比題材更早發現,然後決定買進或者賣出關聯的股票,先行於題材發生之間與預測出個股,能使手中的籌碼更加有利,因為題材如果如自己所分析的情況發生,那麼就有極大的機率股價朝預測的方向靠近,就能達到獲利的情況,這樣的策略有點類似洞燭先機的意味,而且是屬於個人分析預測的結果。

二、判斷投資可行性
    第二,分析所發現題材與個股投資的可行性,在大方向的題材面時,先分析其強度是否足夠,力道可否推動個股的漲跌要件,並且分析及預測題材所持續的周期長短,判斷是為短線、中線、或者是長線的投資行為,當認為此題材含有足夠條件時,也有投資可行性時,就可轉至發現單一個股,投資的成立要件是需要與題材關聯性達90%,甚至是100%間,相關性越強大,之間的連結越鞏固時,投資性就越高。
    發現個股後,更重要的是分析投資時機,以及與個股自身的投資性,投資時機即是利用技術分析等各種指標判斷出準確的進場時間點,且利用基本面分析決定個股是否適合投資,兩者分析的模式均與一般狀況下無異。
    在進場的時間點這方面,最適情況為先行投資題材的發生,就能在浪潮發生前提早搭上波浪漲跌幅。

三、投資期間
    第三為投資期間的重要性,依照個股分析的強度與波段周期,決定投資金額與交易期間,數據化之後如下:

機 率 強 度
投 資 資 金 占 比
7 Point
40~50
8 Point
60~70
9 Point
70
10 Poin
80
- Note -
機率強度是以分數占比決定,評比為110分,1分為發生機率最小,10分為發生機率最大。而投資資金占比則是以百分比呈現。機率強度如果越小,發生的機率也就越小,資金占比就會下降許多。

波 段 周 期
交 易 期 間
1
1
2~1
2~3
1個月為主
3~6
6~1
以中長線投資為主(不建議)
1年以上
以中長線投資為主(不建議)

    除非能判斷分析出題材與個股能有源源不絕的上漲壓力或者動力,否則超過3個月以上的波段周期就不建議進行投資行為,原因有二,首先是風險太高,投資期間一旦拉長,題材與個股是否會有變化以及強度是否減弱都增加投資的不確定性,再者,相同的投資期間應當能有相對更高的投資報酬率之投資組合。

四、出場時機
    出場時間點基本上有兩個,第一是當題材的發展性已經到終點,不在具有成長的可能,市場上或新聞面上也漸漸銷聲匿跡,也就是動力消失時就可考慮離開市場,第二是個股的技術分析判斷屋已經到達相對或者絕對高低點,獲利也已經充足,方可考慮離開投資環境,出清持股。


- Keyword –
題材股、投資策略、胖達人、日月光、時間點、類股題材、新聞策略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financial market, please let me know!